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金曲奖颁奖! (第1/2页)

    剧组在黄晶的运作下,已经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电影的制片工作,由嘉河派出的一个高管负责,圈内人都称她为靓姐。

    靓姐今年四十岁,在行业内人脉非常广,是邹文昌的左膀右臂。

    她刚给剧组制定好初步的预算,便遇到了让她头疼的事情。

    看着赵德彪带来的32名少林高手,靓姐有些发懵:“你这一次就签了这么多特约演员?”

    在香江,特约演员都是按天支付工资,只要来片场一天,就要付相应的报酬。

    而赵德彪这一趟就带回来三十多人,而且要一直待到电影杀青。

    如果按照惯例,这些人的片酬就得花掉上百万。

    见制片人快要发飙,赵德彪马上解释:“这些人是按照内地标准发片酬的,不用花那么多钱。”

    听到这个解释,靓姐松了口气。

    这个年代,内地的工资和香江还是有差距的。

    据说,前两年内地拍《三国演义》的时候,主演每集的片酬才225块钱。

    赵德彪在预算书上添了几笔:“这些人就按月发放片酬吧,每个月1000块,通话补贴、交通补贴另算。”

    靓姐点了点头:“这样的话,一个月才三万多,没有问题。”

    赵德彪想了想,又交代道:“靓姐,薪水这方面,他们已经比较吃亏了。我希望在食宿方面,更给他们提高一下待遇,至少不能比香江这边的工作人员差。”

    后勤方面其实不归赵德彪管,但是他还是想给老乡们多争取了些优待。

    这个要求,靓姐直接就同意了,在这个剧组,赵德彪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赵德彪不仅是编剧和主演,还是内地方面的资方代表。

    以后电影上映的时候,还需要赵德彪疏通关系。

    所以,嘉河方面对于赵德彪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只要赵德彪提的要求不是很过分,一般都会同意。

    黄晶看了这些少林高手,露出了非常兴奋的猪叫声。

    “哇哦!德彪,你的眼光真不错。这些人太有意思了,我又有了一些新的点子。”

    黄晶拿出本子,一边与少林高手们交流,一边头脑风暴。

    “你看,这个大师兄就让他施展铁头功争头球。一个纵身鱼跃,就像出膛的炮弹。”

    “这个练铁山靠的,可以让他当后卫,遇到对方带球,就让他往前一顶,直接把对面撞飞。”

    “还有这个擅长擒拿手的,就让他当门将,好家伙,看看谁还能进球。”

    黄晶说的眼睛放光,对赵德彪的选人充满了佩服。

    是这样吗?我只是觉得这些人便宜好用而已。

    赵德彪板着脸,接受了黄晶的称赞。

    “没错,我当时就看出了他们的潜力,绝对是演戏的好苗子。”

    这下子,大部分的角色都搞定了,就剩下女主角比较麻烦。

    不过距离正式开机,还有些日子,他们还来得及选人。

    不过,在电影开拍前,赵德彪还有个重要事情要办。

    第9届金曲奖颁奖典礼,在红馆举办。

    在上万名现场观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