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 改变战局的重炮 (第2/2页)
伤亡太大了。还是按照原来计划撤吧。”另一个将领也符合道。
廖上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四十几岁年纪,本是中年人的面孔上多了很多风吹日晒的皱褶,显得有些老态。
但他现在的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盯着地图沉思不语。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在得知日军重炮旅团开到江阴前线后,21集团军就考虑要向江阴要塞转移了。
不为别的,实在是鬼子重炮威力太大,县城的外围阵地和城墙根本无法抵御。往往一颗炮弹下来,一个班甚至一个排就没了。你就是挖了防炮洞都无济于事,很多战士遗体都是浑身上下看不出伤势,生生是被震死的。
这两天的伤亡,几乎已经超过了之前两个月防御战的总和。
既然挡不住,就没必要让这些英勇的广西子弟兵白白牺牲。所以在两天前他就向军委会请求撤退,退到地势更高的江阴要塞内继续抵抗。
要知道,江阴要塞早在清朝时期就开始打造,有混泥土和钢筋混泥土打造的多处炮台堡垒群,足以抵御鬼子重炮的攻击。
21集团军在江阴县城已经坚守了近两个月,兵员损失过半,可说是超额完成了军委会下达的任务。
现在撤回要塞,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再守下去,难说不要几天时间就要被鬼子重炮轰光了。
但是,江阴县城和要塞虽然相距只有不到3公里,却是在江阴防线形成了两个防御支点,可以互相支援互相配合。
而且江阴要塞之前就囤积了大量战备物资,随时可以为县城提供后勤补给,这才是21集团军能一直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
但如果放弃江阴县城,这个防线的两条腿就少了一条,江阴要塞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战场孤点。在日军两面夹击之下,被攻克就是迟早的事。
只能说日军把重炮旅团列为战略单位也是有道理的,之前守了两个月都稳如磐石的江阴防线,在鬼子将重炮旅团参战才两天时间,就改变了整个战局,让国军防线显得岌岌可危了。
你想想,几十门150毫米口径重炮的覆盖射击,不要说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小县城,就是后世的那些全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也抗不住几轮的。
什么阵地、战壕、沙袋,什么土木搭建的工事,在大口径火炮面前,都是浮云。
哪怕在武汉的校长不同意放弃县城,作为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白上将也不会容忍自己的家乡子弟这样白白牺牲。
所以在武汉的军委会高层会议上,作为全军副总参谋长的白上将,一改往日儒雅风度,不惜跟校长拍着桌子吵架,更是将其他附和校长的军委会高官们骂了个狗血淋头,这才让校长勉强同意21集团军的撤退请求。
只是,就在廖上将开始进行撤退部署的时候,来自南京战区司令部的一封紧急电报再次打乱了他的计划,让这位抗日名将陷入了两难境地。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伤亡太大了。还是按照原来计划撤吧。”另一个将领也符合道。
廖上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四十几岁年纪,本是中年人的面孔上多了很多风吹日晒的皱褶,显得有些老态。
但他现在的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盯着地图沉思不语。
本来按照原定计划,在得知日军重炮旅团开到江阴前线后,21集团军就考虑要向江阴要塞转移了。
不为别的,实在是鬼子重炮威力太大,县城的外围阵地和城墙根本无法抵御。往往一颗炮弹下来,一个班甚至一个排就没了。你就是挖了防炮洞都无济于事,很多战士遗体都是浑身上下看不出伤势,生生是被震死的。
这两天的伤亡,几乎已经超过了之前两个月防御战的总和。
既然挡不住,就没必要让这些英勇的广西子弟兵白白牺牲。所以在两天前他就向军委会请求撤退,退到地势更高的江阴要塞内继续抵抗。
要知道,江阴要塞早在清朝时期就开始打造,有混泥土和钢筋混泥土打造的多处炮台堡垒群,足以抵御鬼子重炮的攻击。
21集团军在江阴县城已经坚守了近两个月,兵员损失过半,可说是超额完成了军委会下达的任务。
现在撤回要塞,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再守下去,难说不要几天时间就要被鬼子重炮轰光了。
但是,江阴县城和要塞虽然相距只有不到3公里,却是在江阴防线形成了两个防御支点,可以互相支援互相配合。
而且江阴要塞之前就囤积了大量战备物资,随时可以为县城提供后勤补给,这才是21集团军能一直坚持下来的一个原因。
但如果放弃江阴县城,这个防线的两条腿就少了一条,江阴要塞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战场孤点。在日军两面夹击之下,被攻克就是迟早的事。
只能说日军把重炮旅团列为战略单位也是有道理的,之前守了两个月都稳如磐石的江阴防线,在鬼子将重炮旅团参战才两天时间,就改变了整个战局,让国军防线显得岌岌可危了。
你想想,几十门150毫米口径重炮的覆盖射击,不要说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小县城,就是后世的那些全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也抗不住几轮的。
什么阵地、战壕、沙袋,什么土木搭建的工事,在大口径火炮面前,都是浮云。
哪怕在武汉的校长不同意放弃县城,作为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白上将也不会容忍自己的家乡子弟这样白白牺牲。
所以在武汉的军委会高层会议上,作为全军副总参谋长的白上将,一改往日儒雅风度,不惜跟校长拍着桌子吵架,更是将其他附和校长的军委会高官们骂了个狗血淋头,这才让校长勉强同意21集团军的撤退请求。
只是,就在廖上将开始进行撤退部署的时候,来自南京战区司令部的一封紧急电报再次打乱了他的计划,让这位抗日名将陷入了两难境地。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