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医术传承 (第2/2页)
教学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组、进阶组、实践组。根据学员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划分,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进度。
第一堂课是在一间宽敞的教室里进行的,墙上挂着人体经络图,桌上摆满了药材样本。
“医者之道,不止于治病救人。”叶凌霄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二十张年轻的面孔,“更在于洞察人心,体察世间百态。你们若只求技艺,终将止步于此;若能兼修仁心,方能走得更远。”
沈清璃站在他身旁,补充道:“今日的第一课,便是识药。”
她拿起一株干枯的草药,举高展示:“这是‘紫心兰’,生长于极寒之地,极为稀少。它的根茎可用于解毒,叶片则可入药调理气血。记株,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功效,不可混淆。”
学员们纷纷记下笔记,气氛专注而热烈。
而在角落里,一名年纪稍小的男孩一直盯着针灸模型出神。他名叫赵子安,是基础组的一员。他对理论知识掌握较慢,但对针灸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老师,”他在课后鼓起勇气走上前,“我能多学一些关于针灸的内容吗?”
叶凌霄看了他一眼,点头:“当然可以。但你要记住,针灸讲究精准,每一针都要心中有数,手下有度。”
赵子安认真地点了点头:“我会努力的。”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员们的进步逐渐显现。林远展现出极强的理解力,在病例分析中屡次提出独到见解;赵子安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在实操练习中表现突出,尤其在针灸手法上颇具天赋。
一个月后,叶凌霄决定组织一次实地诊断训练。他们带着学员前往附近的村落,为村民义诊。
村民们听说是叶凌霄亲自带队,纷纷前来求诊。孩子们围在门口好奇张望,老人们拄着拐杖坐在台阶上等待。
沈清璃一边为一位老人把脉,一边指导身边的学员:“注意他的脉象浮而细弱,说明气血不足,加上舌苔淡白,应该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
叶凌霄则带着林远为一位发热的小孩诊治。
“你怎么看?”他问。
林远仔细观察孩子的面色,又摸了摸额头:“热度不高,但精神萎靡,可能是风热感冒,体内有积食。”
叶凌霄点头:“不错。现在,你来开个方子。”
林远略一思索,提笔写下:“银翘散加炒麦芽、鸡内金,煎服两日。”
叶凌霄看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很好。”
随着时间推移,医馆的名声再次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前来就诊,而学员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然而,就在某一天,沈清璃无意间翻阅一本旧医书中,发现一页泛黄的纸页上,竟赫然画着与那块石板上相似的符文。
她心头一震,立刻将书递给叶凌霄:“你看这个。”
叶凌霄低头一看,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这不是普通的符文……这是古医门的封印术式之一。”
沈清璃怔住:“古医门?难道……”
她的话还未说完,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两位前辈!”一名学员冲进来,“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要找你们!”
叶凌霄和沈清璃对视一眼,同时起身走向门口。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层淡淡的血红。
院门口,几个陌生身影静静伫立,为首之人披着黑色斗篷,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面容。
“你们是谁?”叶凌霄开口,声音如刀锋般冷冽。
那人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双幽深的眼睛。
“我们是来谈一件事的。”他缓缓说道,“关于那块石板,还有……你们即将揭开的秘密。”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教学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组、进阶组、实践组。根据学员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划分,确保每个人都能跟上进度。
第一堂课是在一间宽敞的教室里进行的,墙上挂着人体经络图,桌上摆满了药材样本。
“医者之道,不止于治病救人。”叶凌霄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二十张年轻的面孔,“更在于洞察人心,体察世间百态。你们若只求技艺,终将止步于此;若能兼修仁心,方能走得更远。”
沈清璃站在他身旁,补充道:“今日的第一课,便是识药。”
她拿起一株干枯的草药,举高展示:“这是‘紫心兰’,生长于极寒之地,极为稀少。它的根茎可用于解毒,叶片则可入药调理气血。记株,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功效,不可混淆。”
学员们纷纷记下笔记,气氛专注而热烈。
而在角落里,一名年纪稍小的男孩一直盯着针灸模型出神。他名叫赵子安,是基础组的一员。他对理论知识掌握较慢,但对针灸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老师,”他在课后鼓起勇气走上前,“我能多学一些关于针灸的内容吗?”
叶凌霄看了他一眼,点头:“当然可以。但你要记住,针灸讲究精准,每一针都要心中有数,手下有度。”
赵子安认真地点了点头:“我会努力的。”
随着课程的推进,学员们的进步逐渐显现。林远展现出极强的理解力,在病例分析中屡次提出独到见解;赵子安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在实操练习中表现突出,尤其在针灸手法上颇具天赋。
一个月后,叶凌霄决定组织一次实地诊断训练。他们带着学员前往附近的村落,为村民义诊。
村民们听说是叶凌霄亲自带队,纷纷前来求诊。孩子们围在门口好奇张望,老人们拄着拐杖坐在台阶上等待。
沈清璃一边为一位老人把脉,一边指导身边的学员:“注意他的脉象浮而细弱,说明气血不足,加上舌苔淡白,应该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
叶凌霄则带着林远为一位发热的小孩诊治。
“你怎么看?”他问。
林远仔细观察孩子的面色,又摸了摸额头:“热度不高,但精神萎靡,可能是风热感冒,体内有积食。”
叶凌霄点头:“不错。现在,你来开个方子。”
林远略一思索,提笔写下:“银翘散加炒麦芽、鸡内金,煎服两日。”
叶凌霄看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很好。”
随着时间推移,医馆的名声再次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前来就诊,而学员们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然而,就在某一天,沈清璃无意间翻阅一本旧医书中,发现一页泛黄的纸页上,竟赫然画着与那块石板上相似的符文。
她心头一震,立刻将书递给叶凌霄:“你看这个。”
叶凌霄低头一看,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这不是普通的符文……这是古医门的封印术式之一。”
沈清璃怔住:“古医门?难道……”
她的话还未说完,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两位前辈!”一名学员冲进来,“外面来了几个人,说是要找你们!”
叶凌霄和沈清璃对视一眼,同时起身走向门口。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层淡淡的血红。
院门口,几个陌生身影静静伫立,为首之人披着黑色斗篷,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面容。
“你们是谁?”叶凌霄开口,声音如刀锋般冷冽。
那人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双幽深的眼睛。
“我们是来谈一件事的。”他缓缓说道,“关于那块石板,还有……你们即将揭开的秘密。”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