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 炒作 (第2/2页)

有小报记者写《古龙看了,不敢评价。》

    反正,就是蹭。

    把“四大才子”蹭个遍,刘晓辰的小说,也算是有点名声了。

    这一步结束之后,那就是真正的开始“敌对”了。

    今天,有媒体称赞《诛仙》是“后金庸时代的武侠扛鼎之作”。

    那明天肯定有媒体反驳,称《诛仙》是一本“空洞之作,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等后天,自然有专门的撰稿人继续反驳,“划时代的产物,重新定义了武侠之作,不,只能说是开创了一个流派,真要认真的说,应该叫仙侠。”

    反正,就是吵翻天。

    等刘晓辰如愿的火了起来之后,《诛仙》,也正好被代笔写完了。

    这下,刘晓辰送走了代笔之后,就开始炒作起自己的名声。

    前期的操作,不过是为了炒起《诛仙》的名声。

    不过,那不是刘晓辰的初衷。

    现在,刘晓辰手里有整本的《诛仙》了,而且,还把代笔送走了,就不怕小报记者,也就是传说中的“狗仔”来盯梢自己了。

    那,还不炒作自己,等啥呢?

    而刘晓辰炒作自己的切入点,选的很简单。

    直接在东方日报上发声,回怼那些诋毁过这本小说的那些媒体。

    这下,记者和媒体乐了。

    毕竟有点事情让他们报道,就比没有事情,还得自己去编强吧。

    再说了,这一个月,本来因为《诛仙》的事,就闹的沸沸扬扬的。

    这下,作者都亲自下场了,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媒体,下场开始报道《诛仙》了。

    而“刘晓辰”这个作者,也是水涨船高的越来越知名。

    等到湾岛那边的出版社联系到刘晓辰,并且给出了稿酬报价之后。

    刘晓辰算了一笔账。

    如果湾岛那边按现在给的报价,支付稿酬,能出版30万册的话,刘晓辰现在勉强能够回本。

    这还不算交税。

    如果交了税,刘晓辰还赔钱了。

    不是说刘晓辰请代笔花的钱多。

    请个大学生才能花多少钱?

    给大学生5万块,那个代笔就差把刘晓辰打板供起来了。

    除了这5万,刘晓辰其他的花销,全都花在了媒体身上。

    不会吧,不会吧。

    不会真有人认为那些前期炒作的媒体,是真的仅仅是在报道《诛仙》吧?

    那,都是刘晓辰一点一点拿钱砸出来的。

    也就是后期,《诛仙》出名了,刘晓辰也火了,许多媒体和报纸都在跟风似的报道了。

    刘晓辰这才少花了不少钱。

    就这么的,刘晓辰在报纸上,跟其他媒体互怼了一个月。

    刘晓辰知道时间节点差不多了。

    在这么下去,民众该烦了。

    而且,“口直心快,看起来没什么心眼”的人设,也差不多了。

    外加,“文人才子”的人设,也因为不断的拿“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巨作”来炒作,现在的刘晓辰,已经被港岛人称为“小才子”,也炒作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刘晓辰又是转换了一个套路。

    开始炒作起家世背景了。

    毕竟“公子哥”的人设,现在还没立起来。

    说到这,刘晓辰不得不吐槽一下刘家的背景了。

    从开始连载,到中期的炒作,一直到现在的回怼。

    港岛这边的“狗仔”,竟然一个爆出他的家庭背景的都没有。

    刘晓辰都不用想,就能知道,身靠着“刘家”,那些小报记者,是真的不敢爆啊。

    毕竟现在才80年代前期,社团的威胁,还是存在的。

    虽然刘家不入社团。

    但是,不管是“中间刘”,还是“风刘三”,哪怕一直都很低调的刘家大房,都跟社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另外,“刘家”的大方,跟上层关系,也是不错的了。

    可刘晓辰不在乎。

    你们不敢报,那我就自爆。

    可能普通民众可能对于“刘家”,不太了解。

    但是,刘晓辰也不需要他们对“刘家”有深入了解。

    只要他们知道刘晓辰出身是个富贵家庭,那就算可以了。

    而这,也很简单。

    别忘了,刘世杰,也就是刘晓辰的后爸,手里可是握着tVb的股份。

    那,随便让tVb的访谈节目里,采访刘晓辰的时候,像是意外的说露嘴,喊刘晓辰一声“太子辰”,那就什么都够了。

    至于剩下的事,不光民众可以自行脑补。

    而且,刘晓辰都可以花钱找小报记者,把自己是“搬离主宅,形如分家”这件事,爆出来。甚至,“豪门继子,10岁被分家”这件事,爆出来,也不是不可以。

    这样,不仅“公子哥”的人设立住了,更能让刘晓辰给民众心理铺垫一个“从小就自立”的人设。

    算是为了将来,一旦训练营的被爆出,有了个缓冲。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