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没有可以投资的方向 (第2/2页)

去之后跟父母通个电话再做选择。

    刘晓辰就被金老师这番话给吸引了,认真的听完了第一堂课。

    按金老师讲的,现代社会,不管是金融,还是其他行业,哪怕是打仗,信息都是第一要素。

    到现在,十多年了,刘晓辰依然有收集信息的习惯。

    而现在,还是在70年代末的港岛。

    电脑虽然已经有了。

    可是,网络没有啊。

    信息的收集,只能靠报纸、电视,以及,最基本的,口口相传。

    口口相传,肯定得抛弃了。

    因为刘晓辰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外面打听。

    而电视,算了,还是收集报纸能快点。

    一连好几天,刘晓辰都是练完武,吃过早饭,直接扎在三楼的书房里,看着报纸写写画画的。

    本来,刘晓辰想拿这笔钱去购买房产。

    最开始,刘晓辰盯的是住宅楼。

    毕竟现在的港岛,已经两极分化的严重了。

    大的,从8、90平的那种千尺豪宅,到一、两百平的跃层或者大平层,再到像刘晓辰现在住的这种独院别墅,说真的,刘晓辰这100万,可能买不起。

    但是,小的,才十几平到三十多平的也有好多。

    那刘晓辰就可以多买几套,然后找个中介租出去,当个现金奶牛了。

    甚至,刘晓辰也可以玩空手套白狼。

    买一套,抵押一套,再拿抵押的钱买下一套,如此反复。

    可惜啊,想法是好的。

    可是,刘晓辰看了几个月的财经报纸,才发现最近几年的港岛,房价一直都是在稳中上涨。

    这就让刘晓辰不得不放弃了。

    因为刘晓辰根本叫不准港岛这边出现“资本出逃”是82年,还是84年。

    要是82年因为戴英那个老娘们跌倒而引发的“资本出逃”导致的房价直接落低的话,那刘晓辰就没必要现在插手,拿着百万现金去赌4年的房价上涨带来的红利了。

    一句话,因为本金不够,所以红利和时间不成正比。

    而且收益与风险也不对等。

    说实话,还不如等4年,然后直接抄底房地产来的痛快。

    要是84年最后的结果出来才引发“资本出逃”导致房价降低的话,6年时间是能赚挺多,但是,6年时间,够刘晓辰拿着钱操作其他的了。然后再拿赚的钱,靠着家族背景,直接拿地,自己盖房子当资本了。

    得,目前先放弃房地产吧。

    不过,刘晓辰还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82”和“84”,然后在两个数字底下写了个“地”字,并且用红笔画了几个圈,这才继续的翻起了报纸。

    至于经济板块的恒指连年上涨的事,刘晓辰看都没看。

    是,看过港片,和一堆港综小说的,甚至深入了解过林大神的那首《数字人生》的刘晓辰知道,在“中英”谈判之前,港岛这边的股市,基本上都是成上涨的趋势。

    可是,刘晓辰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了解的东西,根本不碰。

    毕竟股市那玩意,充满了赌性,外加信息差的问题。

    连续翻了好几天的报纸,刘晓辰已经开始放弃了。

    有些行业,就像盗版这类的,明明刘晓辰能想到,甚至,家里还有资源。

    可是,刘晓辰太小了,根本没办法去操作。

    而其他的刘晓辰能想起来赚钱的法子,不是因为刘晓辰担心过几年的“资本外逃”,就是没有头绪。

    唉,难道真得跟那些混吃等死的富二代学,拿着这笔钱交给社团,让他们放“贵利”去?

    哎?也不是不行哈,虽然好说不好听,可是真挣钱啊。

    至于要不上来账咋办?

    当然是社团给担保本金啊,又不是要不回来,而且,都是“大水喉”的儿子,不至于为了这些钱跟大水喉翻脸,只不过少挣点呗。

    刘晓辰还搁那漫无目的的翻着报纸,思考着要不要“投资”贵利事业呢,书房的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儿子,干嘛呢,管家说你在书房好几天了,不会是背着人搁那数钱呢吧。”

    电话里传过来的动静,刘晓辰一听就知道是刘世杰那玩世不恭的动静。

    刘晓辰心不在焉的回答着。

    “啊,爸,没有,我看报纸呢。”

    说着,刘晓辰还翻了一下报纸,弄出了一些声音。

    也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刘世杰是真没听清,还是装糊涂的调侃道:

    “嗯,嗯,嗯,是是是,对对对,我儿子看报纸呢,没数钱。”

    “不是,爸,我真看报纸呢。。。。。”

    还没等刘晓辰解释完,刘世杰就出声打断了。

    “行啦,说正事,一会你让管家把你正装准备出来,明天早上9点,我去接你。”

    “啊?啊,好,我知道了爸。”

    刘晓辰这才反应过来,他在书房都好几天了,明天礼拜二,向十办满月宴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