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0章 【重要与不重要】 (第2/2页)

姆’说道:“货柜运输已经成为全球运输趋势,香港坐拥天然良港,又有地利之便,货柜运输业务一定会高速发展。”

    在场的人,都感叹林志超的人际关系好,不仅和美国官方关系匪浅,还和马尔科姆这样的美国货柜箱之父关系亲密。

    如果不是林志超拉拢马尔科姆,联手投标1号码头,仅凭环球航运单独投标,结果就很难料了。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港府需要你保证每年有多少货柜处理,才会将码头交给你做。

    二号货柜码头的参加成员,足足有三家欧洲航运公司和五家本地洋行,就可以看得出来港府对竞标人的资质非常看重。

    三号货柜码头是日本大山航运独资开发的,但背后确实整个日本政府和航运;因为香港的贸易和航运,都离不开日本的贡献;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全靠海外进口,而香港是最好的贸易中转站。

    至于四号货柜码头招标的时候,全球货柜运输的前景已经非常明朗,所以和记国际和黄埔船王联手竞标,也就不再是问题了。(此时黄埔船坞只是和记国际的联营公司,两者并没有合并)

    林志超邀请大家现场观看‘集装箱卸货’,连同记者们,纷纷认真的参观起来。

    货柜船驶入泊位,停稳后吊装开始转动,而由海陆联运打造的卡车队伍,早已经排好队。准备将货柜箱载到货柜堆放区域。

    这些货柜有终点站是香港的,有终点站是日本的,届时会再进行分流。

    当第一辆卡车装载货柜,离开现场时,掌声雷动起来。

    戴麟趾感叹的说道:“这样太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了,了不起。马尔科姆先生发明的货柜箱运输,真是航运史的重要发明。”

    马尔科姆笑着说道:“林先生提出的完整理论,比我还要提前一年多,我觉得有他很大的功劳。”

    林志超连忙摆摆手,说道:“马尔科姆先生过奖了,我当初只是纸上谈兵,远没有你为货柜箱运输做出的贡献大,实践才是成功根本。”

    众人看着两人关系匪浅,顿时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两人应该是竞争对手吧?就算关系不差,但应该也不会很好吧!

    随后,大家参观了整个1号码头,了解营运方式。

    随着一号货柜码头的运营,也影响到香港经济的方方面面,媒体自然是一片叫好声。

    传媒大厦。

    林志超接见了邹文怀,准备沟通一下嘉禾电影的事情。

    “我听说在拍摄《精武门》期间,导演罗维常常因为以‘李小龙’恩师自居,导致两人矛盾很大,甚至爆发过冲突?”

    面对林志超的问题,邹文怀不敢小窥,毕竟李小龙现在已经成为嘉禾电影的票房保证。

    “是有这回事,我和两人都进行了沟通,平息了两人的矛盾。”

    林志超摇摇头,说道:“这样吧,第三部电影就让李小龙自导自编自演,以后罗维不要参与到他的电影当中去。我们管理旗下的这些大牌明星,不仅仅是金钱要给予最大的诚意,更重要的是在细节上给予关怀。李小龙在美国读过大学,本身又有两部电影参与过编剧和导演工作,问题不大!”

    邹文怀一愣,随即说道:“我们和李小龙的合同还有一部,要不要第四部才如此合作?两人的矛盾,我可以一直盯着,不会影响第三部电影。”

    他是为了万无一失,才如此说的。实际上,他也不想罗维受到重用,原因比较私密。

    林志超坚决说道:“没事,李小龙才是关键,而非罗维!我相信,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说不定能突破500万港币的票房呢!”

    邹文怀不再有异议,说道:“好,我马上安排不过这样一来,怕是罗维可能有想法!”

    林志超说道:“那就让他请便,他不是嘉禾电影的重要人物。”

    “好,我明白老板的意思了!”

    除了李小龙、许冠文以外,洪金宝也被邹文怀挖到嘉禾电影,邵氏电影呈现出一面倒的局面。所以,此时的嘉禾简直是人才济济。像后期的洪金宝、杰克成,都轮不到其它电影公司捡漏,包括罗维也是捡不到杰克成。

    和邹文怀聊了一阵后,他便匆忙离开。现在的嘉禾电影,就连美国制片公司都已经关注到,更不要说海外发行工作很重,所以邹文怀确实比较忙。

    而林志超作为老板,只参加大方向的工作布局,不参与细节工作;和邹文怀讨论一些电影工作,也是他这个老板分内的工作,反正他没有直接给剧本什么的,已经算是不过分了。

    邹文怀离开后,林志超思考了一下。

    他打算在1972年时,将嘉禾电影进行上市,争取集资5000万港币,用于将军澳的‘传媒中心’的投资。

    嘉禾电影的估值,不仅仅是旗下制片业务和发行业务,更多的是这几年疯狂扩张的院线,一开始他本人就投资了差不多两千多万现金。

    所以集资5000万港币,只要找好最佳时机,可能不是问题。

    将嘉禾上市并不是林志超缺钱,而是林志超觉得,上市对他更有利,他可以从股市赚得更多。而邹文怀等团队,亦可以将分红权转成股票,当然得稀释很多,毕竟院线资产很重。

    “老板”李子多走进来,恭敬的说道。

    “嗯,坐东方出版社的情况如何?”

    李子多随即汇报道:“《漫客世界》杂志的销量已经突破7万份《漫客日报》的销量已经突破8万份东方出版社占据着香港漫画产业的八成份额,这得力于老港式漫画风格逐渐没落,不少漫画师都已经开始转行.”

    这是必然的现象,与其让香港漫画只是小打小闹,还不如一开始就更换风格,和日本漫画产业角逐。

    东方出版社承担着这样的责任,目前已经拥有45名漫画师和编剧人才,其中包含15名实习生;也就是说,东方出版社每隔几年就会招募一个培训班,一开始学院大概在30人左右,但会逐渐淘汰,最后只剩下15名。

    林志超询问道:“财务方面呢?”

    李子多这才发现,老板今年初居然查账,也没有听他汇报财务情况。

    他连忙高兴的说道:“虽然我们的漫画人才很多,但我们现在的财务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去年,我们的盈利首次达到80万港币,这种情况还在好转海外收入增加很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非常漂亮的成绩单,要知道像是黄玉郎、上官小宝这些漫画师在前世一开始时,几乎都是自己主笔和编剧,最多几个徒弟打下手。这样,他们才能在一开始赚到钱。

    而东方出版社养着足足45个漫画专才,还能获利不菲,这就说明经营是非常的好。

    林志超说道:“所以我一直强调,要开发年轻漫画师的思维和创新,老漫画师早已经跟不上时代《北斗神拳》和《足球小将》等作品的成功,便是最好的证明。”

    李子多点点头,说道:“是的!而且我们的漫画比较积极向上,像香港剩下的一些漫画师,都是在弄软涩情和暴力为主.”

    说的就是黄玉郎和上官小宝,这两人已经是老港式漫画人才的代表了。

    林志超说道:“你说起来,我倒是想起一件事,随着李小龙的功夫片流行,怕是老港式漫画有一波高峰。这方面,你注意一下。”

    李子多认真说道:“好的!”

    最后,林志超还是强调一番创新思维,一定要让旗下的漫画社创新。

    李子多说道:“嗯,这是我们出版社一直强调的,现在也涌向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大家已经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只会越来越好。”

    林志超满意的点点头,其实他打算再过两三年就搞‘高达’的漫画,所以就是要手下有一批人才。

    东方出版社对于手下漫画人才,给的薪水一开始很高,但到了后期就会陷入‘中产陷阱’;实行的是‘邵氏电影’模式,拿固定薪水,以后也不会有分成。

    这样确实以后会流失人才,但也正是林志超可以接受的,这些人才出去后,会给整个香港漫画带去种子,彻底改变香港漫画产业格局。

    更重要的是,林志超不是手握很多部‘大IP’嘛,所以这些作品是靠团队精神去完成,而不是某一个两个漫画师去完成。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