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0章 百余载兮归故乡(一) (第2/2页)

连入道修行的资格都没有……”

    年轻人点了点头,没有作声。

    如今的大吴,因开灵花的普及,越来越多凡人都知道修行之事。

    但修行仍有门槛条件,对比从前,只是稍好了些。

    江高渚拍了拍手,命船上的下人端些熟食来后,又笑问道:

    “听小兄弟口音,不似徐州人士?”

    “亦不知小兄弟姓甚名谁?”

    年轻人抱拳一礼,轻声回应:“在下周未,钦州人士。”

    “原来是钦州人……你这口音……倒是有些像老钦州人。”

    “哈哈!”

    乡音并非一成不变,百余载已去,能说得来百年前钦州话的,世间又能有几人?

    “从来如此……或是有些像的。”

    周未笑着回应道。、

    “见你在青龙湾喂鱼……似是有纪念之意?”

    江高渚问道。

    周未笑着应道:

    “是有位故人,他在风烛残年之时,寄余生于江河,死后与鱼虾共眠。”

    “葬在江中?”

    “是在江中。”

    “这般也算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江大哥颇有文采,不该落第。”

    “不过是在城中听来的词句,非我所创。”

    江高渚摆了摆手,又盛情邀他到南康城中坐坐。

    周未自然也不无不可。

    ……

    ……

    故地重游。

    即使是以周未的心境,也未免有些许唏嘘。

    他记得当年与长乘道人同游之时,只差了百余里便到了南康城。

    而今日,他倒算是完成了当年的最后一程。

    南康城在徐州境内算不上大城,不过人口不少,尤以“豆花饭”出名。

    走在布满青苔的沿街,俱是形形色色的凡人。

    凡人们并无太多特别之处,摆摊售卖、茶馆酒巷、女妓赌馆。

    农人们不穿鞋,而牵着的灰头垢面的孩童,则穿着破烂的草履。

    城中人则穿布鞋。

    富人及士子则穿丝绸长履。

    层次分明。

    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亦是如此。

    ……

    走过一座只几丈长的小圆拱桥,走至桥下,便见了一家生意极好的店面。

    店面招牌为“江氏豆花”。

    而在店铺之内,一位容貌颇为素雅的中年女子正忙活着给排队的客人舀豆花。

    这女子肚子高挺,不难看出已怀胎数月。

    “婉琴!”

    江高渚遥遥地便喊着。

    “相公?”

    而那名为婉琴的女子闻言一愣,抬头一看,见了江高渚后才莞尔一笑。

    她放下手中木勺,将之交给一旁的小厮,走近了过来。

    “你怎么回来了?”

    “考得如何?不与那些士子们交流学识?”

    江高渚连忙将她扶起,摇了摇头,颇有些埋怨地说道:“你既有身孕,我早说过,不必再忙这些活计。”

    “小五、小典都是能干的。”

    “我见他们忙不过来……在家里待得烦了,还是出来走走。”

    “忙不过来自然可再请些人手,银子哪有身体重要。”

    名为婉琴的女子见自家相公半天不提及“应试”之事,也知他成绩不理想,不再多问。

    而是看着周未,转言道:“相公……这位是?”

    “在下周未!”

    周未抱拳主动说道。

    “是极!”

    “周老弟是我路上的相识,他学识颇为渊博,知晓不少旧事!”


记住手机版网址:m.koudai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